刺背鳄蜥,学名为Sphenodon punctatus,又称楔齿蜥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之一,属于喙头目喙头蜥科。以下是刺背鳄蜥的外形特点:
-
体形特征:刺背鳄蜥的体长一般在30-50厘米,体形较为粗壮,头部与身体的比例较大。
-
鳞片:它们的体表覆盖着特殊的鳞片,其中背部有尖锐的刺状鳞片,这也是其名称“刺背鳄蜥”的由来。
-
颜色:刺背鳄蜥的背面通常为绿色或橄榄绿色,有时带有黑色或棕色的斑点。腹部颜色较浅,通常为白色或浅黄色。
-
头部:头部前端较尖,后部为方形,略呈四棱锥形。顶部平坦,覆盖有不显著的细鳞。眼睛中等大小,瞳孔圆形,周围有金色圆圈。
-
尾巴:尾巴侧扁,尾端钝圆,尾背有两条脊棱。尾巴具有明显的分节现象,大约有35节。
-
眼圈:刺背鳄蜥的眼睛周围有一个显著的眼圈,这一点在某些种类(如红眼鳄蜥)中表现得尤为明显。
-
其他特征:刺背鳄蜥的四肢较为粗壮,趾端的爪尖细。它们具有活动的上下眼睑和透明的瞬膜。
-
性别差异:雄性刺背鳄蜥体型略大于雌性,雄性后脚三个脚趾内侧都有一排细小的肉垫,而雌性则无此特征。
总之,刺背鳄蜥的外形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刺状鳞片、颜色以及头部和尾巴的形状。它们是新西兰的特有物种,生活在新西兰周边的岛屿上,以蜥蜴或海鸟的雏鸟、鸟蛋为主食,属于夜行性动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