玳瑁,学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,属于海龟科,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动物。以下是对玳瑁形态特征的详细描述:
-
体型与体长:玳瑁的体型相对扁平,其背甲和腹甲为硬壳所保护。成年雌性玳瑁体长一般在60至80厘米之间,而雄性体型略大,一些个体可达到1米,甚至有记录的最大个体体长可达1.7米。平均体重在45至80千克,历史上有记录的最重玳瑁为210千克。
-
头部特征:玳瑁的头部较为狭长,前额具有两对深红棕色或黑色的鳞甲。它的吻部侧扁,上颚弯曲尖锐,形似鹰喙,这也是其别名“鹰嘴海龟”的由来。
-
背甲:背甲呈心形,盾片排列紧密,犹如覆瓦,随着年龄的增长,盾片排列可能变得较为疏松和平置。背甲的颜色为红棕色,并带有淡黄色或棕黑色的云状斑纹,具有光泽。
- 椎盾:有5片椎盾。
- 肋盾:每侧有4片肋盾。
- 缘盾:每侧有11片缘盾,在体后部呈锯齿状。
- 臀盾:2片,中间有一条缝隙,不相连。
-
四肢:四肢呈桨状,前肢较长且窄,各具两爪;后肢相对较短小,各具一爪。这种结构使玳瑁在游泳时能够像飞鸟一样优雅。
-
尾巴:尾巴短小,通常不露出甲外。
-
腹甲:年轻时腹甲呈心形,成熟后变长,脊棱明显。
-
幼龟特征:幼龟背甲具有3条纵棱,颜色为琥珀色,上面有不规则的深浅不一的云状条纹,条纹通常从背甲中部向边缘辐射。个体差异从5个月大时开始变得显著。
玳瑁的这些特征不仅使其成为一种易于辨认的海洋生物,而且也使其背甲成为一种珍贵的材料,这也导致了其野生种群的减少,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