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蓝扁尾海蛇(学名:Laticauda colubrina),是一种分布于印度洋至太平洋一带海域的有毒海蛇,属于爬行动物中的眼镜蛇科、扁尾海蛇属。该品种海蛇因其背部主要为蓝灰色,腹部为灰黄色,且身体覆盖有蓝黑色的横向条纹而得名。
灰蓝扁尾海蛇体型细长,体长可达75至360厘米,体重在600至1800克之间。雄性个体一般体型较小,理想体长在87.5厘米左右,而雌性个体较大,理想体长约为142厘米。其头部较大,与颈部区分不明显,身体呈圆柱形。背鳞平滑无棱,覆瓦状排列;腹鳞宽大,肛鳞二分。雄性和雌性的尾下鳞数目有所不同,雄性为44对,雌性为33至35对。
这种海蛇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海洋中,以小型鱼类为食,雄性主要捕食海鳝,雌性则以海鳗为主食。尽管它们主要在水中活动,但灰蓝扁尾海蛇也会在陆地上生活,进行交配、产卵、消化食物和蜕皮等活动。它们通常在夜间或黄昏时分活动,具有爬树能力和趋光习性,可以通过嗅觉定位和识别猎物。
灰蓝扁尾海蛇的分布范围广泛,从印度东部和安达曼群岛海岸,穿过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,向北延伸到越南和中国南部,包括中国台湾和日本的琉球群岛等地。
在毒性方面,虽然灰蓝扁尾海蛇属于有毒蛇类,但其毒性剧烈程度相对较低,且很少主动攻击人类。然而,在与其接触时仍需小心,避免被咬伤。
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2010年的评估,灰蓝扁尾海蛇的物种现状为无危(Least Concern, LC),目前并未面临灭绝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