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翅绿鸠(学名:Treron sieboldii),属于鸽形目、鸽鸠科、绿鸠属,是一种中型鸟类。由于其在中国的珍稀性,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以下是对红翅绿鸠的相关知识的详细介绍:
一、体型特征
- 雄鸟:前额和眼先为亮橄榄黄色,头顶橄榄色微缀橙棕色。头侧和后颈为灰黄绿色,颈部较灰,常形成一个带状斑。其余上体和翅膀内侧为橄榄绿色,部分个体的上背可能沾有栗红色。飞羽和大覆羽黑色,具有大块的紫红栗色斑,大覆羽和次级飞羽的黄色羽缘较宽,形成两道翅斑。中央一对尾羽为橄榄绿色,其余尾羽由内向外由灰绿色至灰黑色,具有黑色次端斑和窄的灰绿色端斑,形成黑边。额部、喉部为亮黄色,胸部为黄色沾棕橙色,两胁具灰绿色条纹,腹部和其余下体为乳白色或淡棕黄色。
- 雌鸟:羽色与雄鸟相似,但颏部、喉部为淡黄绿色,头顶和胸部没有棕橙色,背部和翅膀上也没有栗红色,均被暗绿色取代。
虹膜的外圈为紫红色,内圈为蓝色,嘴为灰蓝色,端部较暗,脚为淡紫红色。
二、生活习性
红翅绿鸠通常成小群或单独活动,主要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,有时也出现在林缘农田。它们的飞行速度快且直线。主要以野生樱桃、草莓等浆果为食。
三、生长繁殖
繁殖期为5-6月,营巢于山沟或河谷边的树上,巢呈平盆状,构造简单,主要由枯枝堆集而成。每窝产卵2枚。
四、地理分布
红翅绿鸠在国外分布于日本、越南、菲律宾等地,在中国则主要分布在自秦岭至长江口以南的地区,西至云南、河北等地。
五、保护现状
红翅绿鸠由于数量稀少,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评估为近危物种。在中国,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受相关法律保护。
综上所述,红翅绿鸠是一种美丽而珍稀的鸟类,了解其特征、习性和保护现状,对于我们共同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意义。